汉朝皇帝列表及简介,汉朝最伟大的皇帝是谁为什么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汉朝皇帝列表及简介,以及汉朝最伟大的皇帝是谁为什么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为什么汉朝多明君汉朝分西汉和东汉,西汉是刘邦建立的,国祚210年,共经历12位皇帝;东汉是刘秀建立的,国祚195年,共经历14位皇帝,我们来看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汉朝皇帝列表及简介,以及汉朝最伟大的皇帝是谁为什么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为什么汉朝多明君

汉朝分西汉和东汉,西汉是刘邦建立的,国祚210年,共经历12位皇帝;东汉是刘秀建立的,国祚195年,共经历14位皇帝,我们来看一下到底哪些皇帝称得上明君,当然了,刘备建立的“季汉”就不算了。

何谓明君?简单的说,就是英明的皇帝;复杂的说,就是会用人、能治国、能辨别忠奸、能爱护百姓、能保国家平安、能维持国内盛世的英明皇帝。

那么两汉哪些皇帝称得上明君呢?

先说西汉,首先开国皇帝刘邦绝对称得上是明君,这个毫无异议,以布衣之身,提三尺长剑,斩白蛇起义,经历三年灭秦之战,四年楚汉战争,埋葬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王朝-秦朝,击败了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项羽,这份能力,就不是一般皇帝比得上的。

刘邦之后的汉惠帝刘盈,实在是称不上明君,终刘盈一生,只是活在母亲吕后阴影下的傀儡皇帝而已,事无巨细,都取决于吕后,刘盈的一切都是他母亲吕后安排,包括刘盈娶了自已的外甥女为皇后,刘盈被吕后做成人彘的戚夫人吓得失去理智,郁郁而终。

汉惠帝刘盈之后,汉朝逐步进入盛世,先有文景之治,后有汉武盛世,接着又是昭宣中兴,明君一位接着一位,从汉文帝到汉宣帝一共五代皇帝都是明君,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都说富不过三代,可刘家皇帝已经英明了五代人。

西汉的第二位明君是汉文帝刘恒。

刘恒以刘邦第四子身份继承皇帝位,以功臣诛杀吕氏一族之后的混乱进入京城登上皇位,以恩威并济的手段在成为皇帝之后在极短的时间内独掌大权,之后开始稳固统治,以孝、德治国,对外稳定匈奴,继续和亲,对内减轻苛政,轻摇薄赋,开启了文景之治的序幕。

西汉的第三位明君是汉景帝刘启。

刘启是汉文帝刘恒的第五个儿子,在刘恒前面四个儿子相继去世后,刘启成为嫡长子,刘启在位期间爆发了诸侯国发动的吴楚七国之乱,最终被平定下去,解决了西汉初年以来,刘邦分封诸侯王之后的一大隐患,刘启虽然生性薄凉,用棋盘砸死吴王太子,腰斩一代文豪晁错,逼死功臣周亚夫,汉景帝虽然对待大臣有些苛刻,但仍不失为一代明君,汉景帝与他的父亲汉文帝一起开创了”文景之治“的盛世。

西汉的第四位明君是汉武帝刘彻。

刘彻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16位即皇帝,在位54年,开启了大汉盛世的到来,开创大汉民族的声威。汉武帝刘彻采纳推恩令,从制度上解决了诸侯王之乱,汉武帝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思想上统一了华夏民族;汉武帝刘彻大胆对匈奴用兵,解决了大半个世纪边境安全;汉武帝刘彻不断对外开疆拓土,才让华夏民族有了今天雄伟的版图,汉武帝不仅是明君,还是千古一帝。

西汉的第五位明君是汉昭帝刘弗陵。

刘弗陵是汉武帝的第六个儿子,也是最小的儿子,八岁登基为帝,21岁去世,在位13年,在权臣霍光的辅佐下,开启了武帝朝以来的百废待兴,虽然汉昭帝终身活在霍光的阴影之下,但汉昭帝13岁就能明辨是非,挫败了上官桀、燕王刘旦、桑弘羊等人针对霍光的阴谋,这不是明君又是什么呢?

西汉的第六位明君是汉宣帝刘询。

刘询是汉武帝的曾孙,戾太子刘据的孙子,因为巫蛊之祸受到牵连,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坐过牢,当过平民,之后才成为皇帝的人,汉宣帝一朝由于对外解决了匈奴的大患,对内国泰民安,一片详和,此时的汉朝处于历史上最辉煌的时刻,最强大的时代,达到整个两汉最鼎盛的时期,就是汉宣帝当政期间。

而东汉能够被称为明君的皇帝,只有前面四位皇帝:汉光武帝刘秀、汉明帝刘庄、汉章帝刘炟、汉和帝刘肇。

汉光武帝刘秀就不用说了,文治武功样样出类拔萃,还是东汉的开国皇帝,被称为位面之子,在位期间也开创了”光武中兴“,当然也是一代明君了。

紧随其后的就是创造了”明章之治“的两位皇帝,汉明帝刘庄与汉章帝刘炟,两位皇帝共同创立了明章之治,是东汉自光武帝之后的另一个治世,此时的东汉帝国,在明章二帝的统治下,势力达到顶峰,对外解决了匈奴外患与羌人问题,对内开创了各种治世,当然称得上明君了。

东汉最后一位明君就是汉和帝刘肇了,刘肇其实与西汉的汉昭帝刘弗陵有些相似,10岁即皇帝位,14岁时刘肇就联合了一批朝中正直的官员和太监,诏令京城守备司令与北军五校士兵逮捕专权的窦宪一党,全部诛灭,谁能想到一个14岁的皇帝,居然心思如此缜密,手段如此雷霆,计划如此周密,一举铲除了为害东汉政权的窦氏外戚集团,这不是明君又是什么呢?

来统计一下,西汉12位皇帝,共6位明君,明君比例达到百分之五十,东汉14位皇帝,共4位明君,明君比例达到百分之二十九,差不多三分之一。

如果合起来算,整个两汉共26位皇帝,10位明君,明君比例达到百分之三十八,超过三分之一。

这个明君比例,放到整个中国历史上,应该不会低,那么汉朝为何这么多明君呢?

第一个原因是:前朝皇帝选接班人是选贤不选长。

西汉自刘盈之后的6位皇帝,都不是前任皇帝的长子,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比如汉文帝是刘邦的第四个儿子,汉武帝是汉景帝的第十个儿子,汉昭帝是汉武帝的第六个儿子。

贤能比嫡长治理国家更有用,下一任皇帝是否合格,前朝皇帝的选拔相当重要。

第二个原因就是:成为明君的皇帝,大多是受过磨难,吃过苦,懂得人间疾苦。

比如汉文帝刘恒,由于母亲不受刘邦宠爱,因此活得非常低调,一幅与世无争的样子,才能最终被选为皇帝,还有汉宣帝刘询,从是个婴儿开始就在牢中,稍为年长一些又在民间当普通百姓,自然知道百姓的疾苦,即使成为皇帝后,依然记得自已的发妻。

第三个原因就是:汉朝以儒术汉国,以法家为本。

虽然汉武帝确定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思想,但并不是不要其他治国思想,而是糅合了其他思想,集众家所长,为治国所用,比如法家,汉承秦法,汉初的法律与秦国基本上是一样残酷的,但汉朝逐渐废除了一些严厉的法律,依然以法家治本。

治天下与打天下是不同的,儒家虽然也有很多问题,但是对于治国来说,在当时的环境之下,有一些道理,正是这些道理的存在,维持了一个相当较平衡的政治姿态,而作为皇帝,是自小要学习儒术的,儒术能让一个皇帝懂得治国之道,成为明君的可能。

第四个原因就是:江山代有人才出。

汉朝的人才非常多,不断出现的各种人才给汉朝统治者治国提供了很多的依据,比如汉初的诸吕作乱时,周勃、陈平等人平定了诸吕之乱,汉初的贾谊、晁错、周亚夫、主父偃、霍光等人,都是为了维持汉朝的统治与盛世,给皇帝提了不少正确意见,只要采纳了正确意见,并有正直大臣的监视,皇帝大体上是明君。

汉朝最伟大的皇帝是谁为什么

我个人觉得汉朝最伟大的皇帝是汉武帝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采纳董仲舒的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思想统一,确立君权神授。为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奠定了基础。

第二采纳主父偃的意见实行推恩令以及在地方实行刺史制度,监督各诸侯王和削弱各诸侯国实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控。

第三设立内朝,以大司马大将军为首削弱丞相的的权力加强皇权统治。

第四北击匈奴,扫除自汉高祖以来匈奴对汉朝的外部隐患,巩固和扩大汉朝疆域。

第五开通丝绸之路,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加强汉朝与西域各国的文化交流与经济贸易往来,提高了汉朝西域各国影响力。

第六轮台罪己诏,汉武帝晚年意识到自己穷兵黩武使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以及对废太子巫祸之乱事件追悔,这是需要莫大的勇气。

大汉皇朝的皇帝多少位

大汉皇朝有过多次的衰弱与兴起,如果把当时所有以汉为国号的政权都算起来的话,那么汉朝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西汉、东汉与蜀汉。这三个阶段的所有汉朝帝王全部加起来总共有30位之多。这其间,还有过一位受禅而称帝的王莽,只不过他改国号为新,所以,不能算是汉朝皇帝了。

下面,就将汉朝所有的帝王全部都例出来:

西汉时期

公元前202年2月,楚汉之争过后,汉高祖刘邦称帝,定都长安,定国号为汉,史称西汉。从此先后经历了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刘盈、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汉昭帝刘弗陵、汉废帝刘贺、汉宣帝刘询、汉元帝刘奭、汉成帝刘骜、汉哀帝刘欣、汉平帝刘衎、汉孺子刘婴、(这其间王莽受禅称帝,改国号为新,后于公元23年2月,刘玄称帝,定都南阳,恢复国号为汉)、汉更始帝刘玄、汉建世帝刘盆子,就此西汉结束,其历经15位汉朝帝王。

东汉时期

公元25年6月,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复用国号为汉,史称东汉。东汉先后经历汉光武帝刘秀、汉明帝刘庄、汉章帝刘炟、汉和帝刘肇、汉殇帝刘隆、汉安帝刘祜、汉顺帝刘保、汉冲帝刘炳、汉质帝刘缵、汉桓帝刘志、汉灵帝刘弘、汉少帝刘辩、汉献帝刘协,之后西汉结束,历经13位帝王。东汉名存实亡,进入三国争雄时期。

蜀汉时期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沿用国号为汉,史称蜀汉,与北魏、东吴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其先后经历汉昭烈帝刘备、汉怀帝刘禅,两位帝王。于公元263年为魏所灭,自此汉朝彻底结束。

汉朝有多少个皇帝贡献最大的是哪几个

堂堂汉朝,让人热血沸腾,荡气回肠。它使得我们的民族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汉族,它征战四方,把我们汉民族的声威传播到世界各地。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汉朝。

漂亮帅气的汉朝服饰

汉朝简介

一、历史上的“汉”政权

历史上国号为“汉”的政权不少。分别有这些:

1、刘邦建立的“汉”,史称“西汉”。从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总共210年。

2、刘玄建立的“汉”史称更始政权。公元23年到公元25年,历时两年。

3、赤眉军建立的“汉”。从公元25年到公元27年,历时两年。

4、刘秀建立的“汉”,史称“东汉”。从公元25年到公元220年,共195年。

5、刘备建立的“汉”,史称“蜀汉”公元221年到公元263年,共42年。

6、李雄建立的“汉”,史称“成汉”公元306年到349年,共43年。

7、刘渊建立的“汉”,后改为“赵”。

8、刘知远建立的“汉”,史称“后汉”。公元947年至公元950年,共3年。

9、刘陟建立的“汉”,史称“南汉”公元917年到公元971年,共54年。

此外,还有侯景、邢杲、朱泚、郝定、陈友谅所建立的政权,国号都为“汉”。

但是传统上我们所说的“汉朝”,指的是西汉跟东汉。当然,也会包括更始政权和赤眉军的“汉”。但是刘玄和刘盆子一般不为正统的历史学家所承认。

二、汉朝历代皇帝

西汉被承认的的皇帝总共12位(前少帝刘恭、后少帝刘弘、废帝刘贺不被承认)

高皇帝刘邦:前202年-前195年共7年

孝惠皇帝刘盈:前195年-前188年共8年

孝文皇帝刘恒:前180年-前157年共24年

孝景皇帝刘启:前157年-前141年共16年

孝武皇帝刘彻:前141年-前87年共54年

孝昭皇帝刘弗陵:前87年-前74年共13年废帝刘贺:前74年27天孝宣皇帝刘询:前74年-前49年共25年孝元皇帝刘奭:前49年-前33年共16年孝成皇帝刘骜:前33年-前7年共26年孝哀皇帝刘欣:前7年-前1年共6年

孝平皇帝刘衎:前1年-公元6年共7年

东汉共传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

光武皇帝刘秀:25年-57年共32年

孝明皇帝刘庄:57年-75年共18年

孝章皇帝刘炟:75年-88年共13年

孝和皇帝刘肇:88年-106年共18年

孝殇皇帝刘隆:106年 220天

孝安皇帝刘祜:106年-125年共19年

孝顺皇帝刘保:125年-144年共19年

孝冲皇帝刘炳:144年-145年共1年

孝质皇帝刘缵:145年-146年共1年

孝桓皇帝刘志:146年-168年共22年

孝灵皇帝刘宏:168年-189年共22年

孝献皇帝刘协:189年-220年共31年

那么。在这些皇帝中,贡献最大的是哪些皇帝呢?

其实,早在汉朝,汉光武帝和汉献帝就已经分别把。西汉和东汉皇帝中贡献最大的给评出来了。

当然,他们不是像我们现在这样,直接说哪一位皇帝贡献最大。他们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庙号,这种方式来对帝王进行肯定。

庙号,庙号是东亚地区君主在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在汉朝,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庙号。西汉时期的皇帝,只有四个获得庙号。分别是太祖刘邦,太宗刘恒,高宗刘彻,中宗刘询。

西汉四位功勋卓著的皇帝

一、太祖刘邦

刘邦生于战国末期,起于秦朝末年,率军首先攻入关中,推翻秦朝,又在楚汉战争中率领军队大败项羽,建立汉朝。刘邦对于汉朝的贡献是最大的。没有之一。没有他,就别提什么汉朝了。

刘邦在位期间,实行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镇压诸侯叛乱,稳定朝局。奠定大汉王朝的基础。

虽然他在人品上有瑕疵,但是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讲,他都是一个不错的皇帝。

二、太宗刘恒

刘恒以汉高祖刘邦的第四子的身份,在周勃安刘之后,被拥立为皇帝。之后,刘恒迅速稳定政局,推行汉高祖的轻徭薄赋的政策,与民休息,使得汉朝的国力迅速恢复。人民安居乐业。为“文景之治”奠定一个好的开端,因而获得“太宗”庙号。

三、高宗刘彻

刘彻,即汉武帝。汉武帝刘彻,在位54年,他上承文景之治,下接昭宣中兴。在位期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统一了汉人的思想。推恩令的实施,解决了诸侯王尾大不掉的问题。北伐匈奴,南平南越,西通西域,东征朝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稳定奠定雄厚的基础。

四、中宗刘询

刘询的名字,可能一些人不太熟悉。我们对他比较常用的称呼,是汉宣帝。他是历史上唯一一位为了避免老百姓难于避讳而改了自己名字的皇帝。也是一位来自民间的皇帝。还是一位痴情的皇帝。更是一位爱民若子的好皇帝。他和汉昭帝一样,把因汉武帝晚年穷兵黩武而颓势尽显的国家导向正轨。国家重新欣欣向荣,所以获得“中宗”的庙号。

东汉三位获得庙号的皇帝

一、汉世祖刘秀

西汉末年,国家动荡不安。外戚王莽趁机夺取大权。建立新朝。王莽倒行逆施十六年,民怨沸腾。新莽地皇年间,农民起义烈火燃遍中原。

刘秀以一介布衣(虽然有汉室宗亲的身份,但是已经和平民百姓无二了。),躬耕于陇亩,聚众起义,昆阳一战摧毁王莽主力,邯郸一战灭王郎,重建汉朝,用十二年的时间荡平群雄,一统天下。

刘秀实行与民休息的策略,恢复三十税一的税收政策,发展经济,使得西汉末年受到战争破坏的经济迅速恢复。

由于刘秀重建汉朝,安定天下,因而获得“世祖”庙号。

二、汉明帝刘庄

汉明帝刘庄,光武帝刘秀第四子。光武帝刘秀与阴丽华的孩子。他在位期间,延续光武中兴的政策,使得国家进一步安定繁荣。

他致力于消灭匈奴的威胁,多次出击匈奴,设置西域都护。引佛教入中国。使得吏治清明,境内安定,民众安居乐业。因而获得“显宗”庙号。

三、汉章帝刘炟

汉章帝在位期间,安定西域,班超两次出使西域。汉章帝也多次兴修水利,劝课农桑,与民休息。使得政治清明,经济繁荣。与其父亲一道,开创盛世“明章之治”。

所以,汉章帝也因此获得庙号“肃宗”。

结束语:堂堂汉朝,上下四百余年。其中有作为的皇帝不在少数,仅此七位获得庙号。他们,不是开创汉朝的功业,就是励精图治,把汉朝推向一个高峰。他们,无愧于他们的庙号,他们于愧于人民的尊崇。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清朝皇帝的顺序是什么

清朝的历史可以分为两段,一是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二是皇太极改大金为大清。努尔哈赤没有称帝,而是自称天命汗,清太祖是皇太极追尊,所以严格来讲清朝只有十一帝。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大统一封建王朝,也是中国仅有的两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另一个为元朝)之一。清朝如果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算起,共有12位君主,如果从皇太极建立大清开始则有11位君主。1644清朝入关后共有10位君主。

清朝入关前的皇帝有两位,分别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

后金天命汗努尔哈赤是清朝的奠基人,后金的开国之君。努尔哈赤与明朝有杀父之仇,以父亲留下的13副铠甲起兵,二十五岁统一女真各部,于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在赫图阿拉称汗,建国号大金,称天命汗,萨尔浒之战大败明军后,迁都盛京,此后不断缠食明朝辽东领土。努尔哈赤于天命十一年(1626年)去逝,清朝建立后,被追尊为清太祖,谥曰: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

清太宗皇太极,努尔哈赤第八子,清朝的建立者。于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后继承汗位,称天聪汗。皇太极在位期间,加强中央集权,征服漠南蒙古和朝鲜,解除了对明作战的后顾之忧,重用汉将,在与明朝的辽东争夺中逐渐占据优势。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崇德七年(1642年)皇太极于松锦之战中大败明军,生擒明蓟辽总督洪承畴,明朝松锦防线趋于崩溃,清军入关已是大势所趋。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猝死于清军入关前,未能实现他逐鹿中原统一天下的夙愿。皇太极庙号太宗,葬盛京昭陵,由其第九子福临继承皇位。

1644年清朝顺利入关定都北京,入关后,清朝共有十位君主

清世祖福临,是皇太极的第九子,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福临六岁登基,由其叔父摄政王多尔衮多尔衮辅政。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顺利挥师入关,入主中原,同年迁都北京,福临成了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个皇帝。顺治七年(1650年)摄政王多尔衮死于狩猎中途,顺治帝提前亲政,在位期间整顿吏治,恢复生产,对抗清力量改剿为抚,使清朝在中原的统治日趋稳定。顺治十八年(1661年)顺治帝驾崩,年仅二十八岁,庙号世祖,葬清东陵之孝陵,诏命第三子玄烨继承皇位。

清圣祖玄烨,顺治帝福临第三子,清朝定都北京后的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清朝最杰出的皇帝。康熙帝八岁即位,14岁亲政,在位期间铲除专权的辅政大臣鳌拜,积极用兵维护国家领土完整,收复台湾,三征葛尔丹,平定三藩之乱,加强中央集权,注重与民休息,大力发展经济,重用汉族士人,使清朝的统治达到了空前繁荣强盛,开创了康雍乾盛世的大局面,被称为是“千古一帝”。康熙六十一(1722年)康熙帝在畅春园崩逝,享年六十九岁,在位时间之长为中国皇帝之最。庙号圣祖,葬景陵,由四子胤禛继承皇位。

清世宗胤禛,清朝第五位皇帝,清朝定都北京后的第三位皇帝,年号雍正。康熙晚年诸子夺嫡,结果雍正胜出。在位期间,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改土归流,废除贱民制度,出兵青海,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设立军机处等政策,很好的延续了康熙年间的太平盛世,为康乾盛世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帝去世,享年58岁,庙号世宗,葬清西陵之泰陵,由其第四子弘历继承皇位。

清高宗弘历,清朝第六位皇帝,清朝入关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在位时间长达六十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之一。乾隆皇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雍乾盛世以来的最强盛,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统治后期继续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与西方列强的差距进一步拉大,清朝逐渐由盛转衰。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初三(1799年2月7日)太上皇卒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葬清东陵之裕陵。

清仁宗颙琰,清朝第七位皇帝,清朝入关后的第五位皇帝,年号嘉庆,嘉庆帝在位前四年并无实权,直到上皇乾隆帝去世后才开始亲政独揽大权,在位初期,铲除大贪官和珅,但嘉庆的能力远不如其父皇乾隆,不仅吏治败坏贪污成风,而且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统治期间发生了白莲教之乱,八旗生计、河道漕运等问题也日益凸显,鸦片开始流入中国,清朝衰弱迹象明显。嘉庆二十五年(1828年)驾崩,终年61岁,庙号仁宗,葬清西陵之昌陵,由第二子旻宁继承皇位。

清宣宗旻宁,清朝第八位皇帝,清朝定都北京后的第六位皇帝,清朝唯一一位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年号道光。道光皇帝在清中后期算是有为之君,在位期间,整顿吏治,整厘盐政,通海运,平定张格尔叛乱,严禁鸦片,力行节俭,勤于政务,但其才略有限,社会弊端积重难返。鸦片战争爆发后清朝战败,道光帝卑膝求和,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执政后期拒绝变革,苟安姑息,清朝的统治已是危机重重。道光三十年(1830年)驾崩,享年69岁,庙号宣宗,葬清西陵之慕陵,遗命四子奕詝继位。

清文宗奕詝,清朝第九位皇帝,清朝定都北京后的第七位皇帝,年号咸丰,是清朝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握有统治权的皇帝。咸丰帝在位期间,虽勤于政事,大手笔对朝政进行改革,欲挽救清朝于内外交困之中,但无奈积弊重重,收效甚微。在位期间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他起用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汉族官僚镇压起义。此时的大清帝国内忧外患不断,大量的不平等条约都签订于咸丰年间。咸丰帝于咸丰十一年(1861年)病逝于承德避暑山庄,享年31岁,庙号文宗,葬于定陵,其子载淳继承皇位。

清穆宗载淳,清朝第十位皇帝,清朝定都北京后的第八位皇帝,年号同治。同治帝并无实权,由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大小政务皆决于东、西两太后。同治帝在位期间,清政府依靠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汉族官僚镇压并剿灭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同时,清朝还平定陕甘回乱,实行洋务新政,清朝后期出现了一段难得的政治稳定时期,史称“同治中兴”。同治十三年(1874年),年仅19岁的同治帝驾崩,庙号穆宗,葬清东陵之惠陵,同治帝无子,醇亲王奕譞之子载湉被议立为皇帝。

清德宗载湉,清朝第十一位皇帝,清朝定都北京后的第九位皇帝,年号光绪。光绪在位的前七年,由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慈安去世后,慈禧独揽大权一人听政,光绪帝虽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开始亲政,但大权依然掌握在慈禧手中。光绪帝在位期间,颇思有所作为,但无奈慈禧处处掣肘压制。中日甲午战争清朝惨败后,光绪帝痛定思痛要维新变法搞改革,结果又在以慈禧为代表的保守派的压制下变法百日而亡。光绪帝倚重袁世凯,结果反被袁世凯出卖,被慈禧幽禁于西苑瀛台,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光绪帝暴崩,享年39岁,庙号德宗,葬于清西陵之崇陵。光绪帝无子,恭亲王载沣之子溥仪被立为皇帝。

末代皇帝溥仪,溥仪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年号宣统,所以也叫清废帝或宣统帝,溥仪即位后,由隆裕太后和摄政王载沣共同执掌朝政。此时的清朝,已是风雨飘摇行将覆灭,随着各地革命运动的兴起,南方多省宣布脱离清朝的统治,宣统三年(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革命之火燃遍全国。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凯保证退位后会优待清室的承诺下,隆裕太后临朝称制,以太后名义颁布《退位诏书》,《退位诏书》中说“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立宪共和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宣统帝退位后,得暂居紫禁城,民国政府每一年支付400万以资所用,清朝至此灭亡,世间再无皇帝。

综合,清朝十二位皇帝的先后顺序分别是:

清太祖努尔哈赤(后金天命汗);清太宗皇太极(后金天聪汗,改国号为清后年号崇德);清世祖福临(年号顺治);清圣祖玄烨(年号康熙);清世宗胤禛(年号雍正);清高宗弘历(年号乾隆);清仁宗永琰,后改顒琰(年号嘉庆);清宣宗绵宁,后改旻宁(年号道光);清文宗奕詝(年号咸丰);清穆宗载淳(年号同治);清德宗载湉(年号光绪);清废帝溥仪(年号宣统)。

为什么汉朝对皇帝的称呼为帝,后期朝代都为宗

这个问题的答案在于谥号与庙号的区别。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谥号是对帝王的评价;庙号是帝王传承的辈份。隋以前,帝王死后都用谥号来总结他的一生;而唐朝开始,谥号变得名不副实,不论帝王作为如何,全是褒义词,而且越来越长,不好记载,于是采用辈份来定庙号。我国历史上只有千古一帝嬴政没有谥号与庙号,自号秦始皇。

一、谥号的起源与相关常用谥号

古代为了方便对历史人物盖棺定论,选择用谥号来进行概括。总的来说,古代历史上的皇帝、皇后以及诸侯大臣等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人物,在其去世之后朝廷会依据其生前所作所为,给出一个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这就是通常意义的谥号,用来高度概括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

谥号制度形成,传统说法是西周早期,即《逸周书·谥法解》中提到的周公制谥。也就是说从西周中期开始,有了谥号制度。先秦两汉,一般用一个字或者两个字作为谥号,来高度总结帝王一生的功过是非,通常一个字是最好的或者最坏的,两个字的基本上是中等评价。

1、文、武、孝、惠、宣、平、庄、成、威、昭、穆等都是褒义谥号

(1)文:经纬天地、道德博闻、学勤好问、慈惠爱民。有以上德行的帝王一般谥号为文。比如姬昌为周文王、刘恒为汉文帝、杨坚为隋文帝。

(2)武:刚强直理、威强敌德、克定祸乱、刑民克服。有以上功劳的帝王一般谥号为武。比如姬发为周武王,刘彻为汉武帝。

(3)孝:五宗安之、慈惠爱亲、秉德不回、协时肇享。有以上德行的帝王一般谥号为孝。比如嬴渠梁变法强秦,为秦国立制,故薨后谥号为孝。

(4)惠:柔质慈民、爱民好与。有以上德行的帝王一般谥号为惠。比如刘盈仁义惠民,是一位难得的好皇帝,故崩后谥号为惠。

(5)宣:圣善周闻曰宣,有以上德行的帝王一般谥号为宣。比如田辟疆接任齐威王,之后治国有方,齐国更强,故薨后谥号为宣。刘询因治国有方,崩后谥号为汉宣帝。

其它的不一一列举,大家可以去看看《逸周书·谥法解》,那里面有详细解释。

2、灵、炀、愍、幽、等都是贬义谥号

(1)愍:在国遭忧、在国逢骨、祸乱方作、使民悲伤。有以上恶行的帝王死后,谥号为愍。比如田辟疆的儿子田地继位后,四方攻伐,最后齐国被灭了,自已被活剐了。因此田地死后被谥号为齐愍王,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恶谥。

(2)炀:好内远礼、朋淫于家,不奉礼;去礼远众,不率礼,不亲长。有上述恶行的帝王崩后谥号为炀。比如杨广弑父杀兄,又淫乱宫室,还劳师远征,他的谥号为隋炀帝。

(3)灵:不勤成名,任本性,不见贤思齐;乱而不损,不能以治损乱。有上述行为的帝王崩后谥号为灵。比如刘宏在位期间施行党锢及宦官政治,又设置西园,巧立名目搜刮钱财,甚至卖官鬻爵以用于自己享乐,最后暴发了黄巾起义。刘宏崩后,就谥号为汉灵帝。

二、庙号的起源与使用

帝王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隋以后,由于后世皇帝谥号字数膨胀,且几乎只要是后人接位的皇帝子孙都会给父祖上美谥,故谥号实际上无法显示皇帝评价,庙号反而取代了谥号起到盖棺论定的功用。

庙号分祖与宗两个类别,现分别说明如下:

1、祖庙号

(1)太初祖:只有一个人,就是黄帝。

(2)始祖:通常给开国皇帝的血源始祖、得姓始祖或者始封之君的追封。

(3)太祖(高祖):每个朝代开国皇帝的庙号

(4)烈祖:这个庙号是指建立功业的祖先。古时多称开基创业的帝王

(5)圣祖、世祖等。

2、宗庙号

(1)太宗:仅此于太祖的庙号,基本都是本王朝的佼佼者和开创者;

(2)世宗:世宗的本意通俗的说就是统绪自此开始,自此开世的意思;

(3)高宗:谥法为高宗的一般都是王朝中衰的制造者,要么就是阴险毒辣的代名词,比较著名的就是宋高宗、清高宗。

唐太宗李世民的谥号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的谥号为: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

清圣祖(康熙)的谥号为: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以上三个帝王的谥号越来越长,不好记,一般用他们的庙号或年号来记。

本头条号“大秦铁鹰剑士”专注先秦两汉的历史与文化研究,欢迎大家关注我,以便相互交流讨论,共同学习进步,共同弘扬国学文化。

关于汉朝皇帝列表及简介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niuben22  备注:小项目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55329918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ove419.cn/37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