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都有哪三国,关于三国的戏曲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三国都有哪三国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关于三国的戏曲有哪些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本文目录关于三国的戏曲有哪些三国演义里面的三国是指哪三国历史上有哪些“三国时期”有人说三国时期其实还有第四个国家,是真的吗三国时期,为什么最后统一三国的是魏国而不是蜀国关于三国的戏曲有哪些关于三国的戏曲在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三国都有哪三国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关于三国的戏曲有哪些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关于三国的戏曲有哪些
  2. 三国演义里面的三国是指哪三国
  3. 历史上有哪些“三国时期”
  4. 有人说三国时期其实还有第四个国家,是真的吗
  5. 三国时期,为什么最后统一三国的是魏国而不是蜀国

关于三国的戏曲有哪些

关于三国的戏曲在全国各地方戏曲中,差不多都创排的有关三国的戏曲。

比如京剧捉放曹,借东风,龙凤呈祥,空城计等。

像河南省越调剧团的申凤梅先生,一生就演过很多三国戏,比如诸葛亮出山,斩关羽,诸葛亮吊孝,收姜维,舌战群儒,七擒孟获等。还有申小梅创排的尽瘁祁山,这些剧目至今仍然受广戏迷观众的喜欢。

三国演义里面的三国是指哪三国

曹魏、蜀汉、东吴。

三国演义一直把蜀汉作为中心来描写,尤其是通过刘备这位仁君的形象和诸葛亮这位贤相的形象,突出了作品“拥刘反曹”的主题,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愿望。

历史上有哪些“三国时期”

比较有名的是两段:

1.魏汉吴三国鼎立时期。

这一段相信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了。从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开始,东汉天下大乱。在混乱中,曹操趁机统一北方,而刘备靠着侵吞他们刘氏宗族的土地,一统四川和汉中,孙权则是依靠孙家三代人的接力,掌控东吴地区。公元220年,曹丕在北方建立魏国。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汉”国。需要说明的是,刘备的政权,一开始,国号就是“汉”,而是“蜀”。“蜀”只是后人为了区分刘备的“汉”和西汉、东汉而强加给刘备的“汉”的一个称号。公元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国号“吴”,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当然,在280年,三国最终都归于司马氏的晋朝。

三国并立

2、东西魏和南朝梁、齐周陈三国时期

两晋之后,中国进入南北朝时期。在南方,刘裕所建立的宋朝最终被萧道成的“齐”所代替。而“齐”政权在经历二十多年后,在502年,被萧衍的“梁”所代替。“宋”“齐”“梁”

“陈”这四个南方朝代和起来被称为南朝。而且为了区分,一般称为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

在北方,经历北魏六镇大起义和“河阴之变”后,统一的北魏逐渐瓦解。534年,高欢扶持北魏孝静帝,建立东魏,535年,权臣宇文泰扶持北魏孝文帝的孙子元宝炬为皇帝,建立西魏。东西两魏和南朝梁之间开始了另一段“三国时期”。

东魏,西魏和南朝梁对峙图

而滑稽的是,这三国谁也没能统一谁。在550年,在侯景祸乱南梁之时,高欢之子高洋废除东魏皇帝,自立为帝,建立北齐。于是开始短暂的北齐,西魏,南梁对峙时期。由于南梁陷入战乱,北齐和西魏趁机大量占领南梁国土。557年,南梁最终被陈霸先的南陈所代替,而宇文觉也废除西魏恭帝,自立为帝,建立北周。至此,对峙的三个国家分别被北齐,北周,南陈所代替。三国时的“魏国”,再一次灭亡。

北齐、北周与南朝陈对峙图

跟前面那魏汉吴相似的是,这三个国家也没笑到最后。577年,北周出兵灭了北齐。之后,581年,北周被权臣杨坚取代,建立隋朝,587年,隋朝灭南陈,中国再一次获得统一。这跟前面那个三国统一的过程多么相似。

除去这两段,中国历史上还有很多著名和精彩的“三国时期”

1.短暂的唐夏郑三国时期

这段时间,历史上一般归入唐朝初期。因为时间比较短暂。

在李渊渡过黄河,占领长安,建立唐朝之时,关东也没有闲着,窦建德雄踞河北,建立大夏,王世充灭了瓦岗军,杀了皇泰主,自立为帝,建立郑国。三个国家开始争斗。当然,首先是郑国攻击唐军,李世民率领军队攻打王世充。开始洛阳虎牢之战的前个阶段。洛阳城被李世民团团包围。当然,窦建德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率领军队救援王世充。在武牢关被李世民抓获,王世充也献出洛阳城投降。大唐一统天下。

2.辽宋夏三国并立时期。

宋朝并不是大一统的政权。从一开始就没有统一北方。和辽陷入对峙状态。后来,李元昊在西北成立西夏。辽夏宋三国开始长期对峙。让人意外的是,1127年,辽、北宋两国竟然都灭于金国。

3.宋金夏对峙时期。

北宋被金国所灭,赵构在南方建立南宋。与金国对峙。而金国同时与南宋和西夏长期对峙。时间为1127年到1234年。但是另三个国家没有想到的是,三个国家都被一个新兴的,强大的国家——蒙古国(元朝)所灭。“三国归元朝”呵呵。

4.元明夏对峙时期。

1351年,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在农民起义中发展起来的朱元璋,明玉珍各自建立政权。朱元璋攻占南京,灭陈友谅,毁张士诚,于1367年建立明朝。而1363年,在四川,明玉珍在部将拥戴下称帝,建立“夏”政权。同时,北方蒙古政权还没有消灭。三个国家暂时陷入对峙。1368年,朱元璋命令徐达,常遇春率领军队北伐,攻占大都,元朝灭亡。1370年,朱元璋军队攻占重庆,明玉珍的儿子明升投降。大明一统天下。

元末群雄割据图

5.让人哀痛的、短暂的明清西对峙时期。

1644年,李自成军队占领北京,明朝灭亡。山海关一战,李自成军队败北。并于陕西九宫山一代被杀(有人说是出家,总之,李自成退出历史舞台)。之后,占领四川的张献忠的大西政权,占领北京的大清政权,在南京苦苦支撑的南明政权陷入对峙。让人痛惜的是,大西政权和南明政权内斗激烈,外战无能,最终被清朝军队一一消灭。汉人的封建王朝退出历史舞台,清朝一统天下。明末群雄割据图

小甜甜认为:虽然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但是,统一乃是人心所向,乃是民族发展和繁荣的基石。一个统一的中华民族必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有人说三国时期其实还有第四个国家,是真的吗

三国是一个很特殊的时期,不像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秦就是秦,汉就是汉,当朝就是这么称呼的。三国时期,当时并没有这么一个称呼,魏、蜀、吴各称各的。

01

三国名称之由来

西晋的时候,原来蜀汉的官员陈寿得到张华的举荐为孝廉,授官佐著作郎。陈寿撰写了《诸葛亮集》,上报朝廷。朝廷认为陈寿写得不错,就授职他为著作郎。

陈寿历经十年艰辛,完成了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此书完整地记述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由于这本书的历史价值,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

《三国志》在当时就受到了时人的赞誉,人们盛赞陈寿善于叙写史事,具有良史的才干。张华对陈寿倍加赞赏,对他说:“应该把《晋书》委托给你撰写。”

其实,当时还有许多人也在记述这段历史,比如,夏侯湛也在撰写《魏书》。等他看到陈寿《三国志》后,便销毁了自己的《魏书》。

三国时期的曹魏史学家鱼豢也私下写作了《魏略》,东吴的韦曜(又名韦昭)也主事编写了《吴书》,蜀国没有专门的史官,没有撰写自己的史书。

但这些史书,都没有《三国志》影响大,也正因为这部史书影响太大,后世就把这段历史习惯上称作了三国时期。

但三国时期究竟从哪里算起,存在争议。陈寿的传记是从汉末就开始的,但一般史学家认为三国从曹丕称帝开始。比较尴尬的是,曹操作为这一时期的风云人物,严格而言却不是三国时期的人。可见,三国的称谓并不准确。

陈寿是晋臣,晋是承魏而得天下的,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自然晋承魏也是正统。其书最大的缺点也就在这里,对曹魏、司马氏多有回护、溢美之词。

在《魏书》中为曹操写了本纪,一般史书纪事的规则,只有帝王才可以为本纪。而《蜀书》和《吴书》则只有传,没有纪。也就是陈寿并不承认蜀、吴的正统地位。

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这同一时期,还有一个国家,燕国的存在。但由于其偏居一隅,与其他三国交往很少,陈寿没有单独为其做传记。在《魏书》、《吴书》中有一些很简单的涉及,但其影响不大。

02

燕国是不可忽视的存在

除了魏、蜀、吴三国之外还有一个燕国的存在。

作为一个独立的政权,从最初的公孙度主政辽东到公孙渊建国,也维持了五十年左右的时间。

燕国建立之前,辽东最早的主政者公孙度也是很牛的人。

公孙度的父亲公孙延,逃官到了玄菟,而公孙度却做了郡吏。当时玄菟太守对公孙度很欣赏,举荐他为尚书令,后升为冀州刺史,旋即被罢免。

玄菟郡是汉四郡之一,亦是四郡里最重要的一个,大约是今盖马高原及其周边平原、朝鲜咸镜南道、咸镜北道以及中国辽宁东部、吉林省东部一带,郡治大体在咸镜南道境内。东汉时西移至辽东,即为现沈阳市上伯官古城遗址。

公孙度的同乡徐荣,是董卓手下的中郎将,举荐他做了辽东太守。一上任就把襄平县令公孙昭诛杀,郡中豪门望族被诛杀一百多家。他又东征高句丽,西征乌丸,威震海外。初平元年(190年),公孙度看到中原混乱,便对他的亲信柳毅、阳仪说:“汉室将要覆灭,我到了与各位商量夺取皇位的时候了。”

当时,襄平县延里祀社神的地方,长了一块大石头,下面有三块小石头做它的足。有人对公孙度说:“这块石头形状像汉宣帝的皇冠,它出在延里,又跟您父亲的名字相同。社是祭祀土地神的地方,表明您应该拥有天下的土地,而且有三公辅佐您。”

公孙度非常高兴,很当一回事。

公孙度死后,其子公孙康继任辽东太守,因为斩杀袁尚、袁熙兄弟,被曹操拜为左将军、封襄平侯,跟朝廷所封刘备最高的官职一样大。

公孙康死后,公孙恭继任。

太和二年(228年),公孙渊夺取了公孙恭的职位,被魏明帝曹叡拜为扬烈将军、辽东太守。后遣使南通孙权,孙权立其为燕王,并派遣甲士万人携带珍宝前往辽东。

公孙渊害怕魏国讨伐,于是斩杀东吴使者,将其首级送往洛阳。魏明帝拜公孙渊为大司马、封乐浪公。

景初元年(237年),公孙渊击败前来讨伐的魏将毌丘俭后叛魏,自立为燕王,建年号绍汉,并设置百官有司。

景初二年(238年),魏明帝派遣太尉司马懿率军四万征讨。公孙渊大败,与其子一起为魏军斩杀,燕国旋即灭亡。

燕国存在的时间很短,仅仅两年左右,存在感很低。但从公孙度主政辽东,到公孙渊的燕国覆灭,公孙氏把持辽东也有五十多年的历史。

跟刘备214年入主益州到刘禅263年投降曹魏,近五十年的时间差不多,而且公孙氏控制的辽东区域,并不比蜀汉控制的益州小。有意思的是公孙氏建立的政权也称作绍汉,自以为也是继承了汉室正统。

但由于绍汉政权存在的时间太短,存在感太低,之前的公孙氏政权大多依附于曹魏。特别是具有深远影响的《三国志》并没有专门为其立传,后世也没有把绍汉政权作为独立的存在。

因此,后世习惯把这段历史称作三国时期,把绍汉或者说燕国给彻底省略了。

但辽东地区是中原政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三国时期的历史不能够忽视它的存在。

其实,了解这段历史,对于更好的了解三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值得看一看。

三国时期,为什么最后统一三国的是魏国而不是蜀国

三国时期兼并了蜀国的确是魏国,但是最终统一了吴国的却是司马炎建立的晋国。因此本题似乎应该是在提问:为什么是在魏国的基础上,建立的晋国最终统一了天下吧?

在三国时代里,位于北方的魏、晋政权因为拥有物质与人口上的优势,所以才能够先是以魏吞蜀,后来以晋吞吴。

蜀国被魏国吞并的结局,其实一点儿也不令人感到奇怪,这是因为①、蜀汉国土狭小,整个国家只以益州为中心,而南中虽名义上属于蜀国,但实际上等同于半独立。也因此导致了蜀汉回旋余地有限,易于受制于敌,一旦汉中不保则益州难安,其亡国也就成了必然。

②蜀汉人才匮乏,自从刘备东征孙权,最后损兵折将,将多年积累的精英损失殆尽后,蜀汉政权就再也无法恢复到巅峰状态了。再加上诸葛亮、姜维的多次北伐,已经透支了蜀汉那本就不充沛的人才资源与国力。到了魏国伐蜀时,蜀国的国力己经衰落到了极点,也因此才会被邓艾、钟会攻灭。

③蜀汉政权的统治阶层构成复杂:荆州派、益州派,互相争夺权力与地位。这种危害在诸葛亮在世时尚可得到有效压制,但是到了蜀汉末期却已经再没有谁,能够具有诸葛亮那样的威望,能够平衡各派利益了。也因此当邓艾奇袭成都时,蜀汉政权内部才会出现意见分歧,最终不战而降!

吴国本是一个坐拥长江之险的国家,它又为什么会被晋国一举灭亡呢?这也有几个原因!①当蜀汉灭亡以后,晋国已经占据了长江上游的地理优势,已经具备顺江而下,直捣建康的可能性了。

②吴国内部人心不和!这才是吴国能够被晋国灭亡的最主要原因,当吴主孙皓执政以后,大肆诛戮敢于谏阻自己的大臣,致使其执政失策之处,无人敢于纠正。而且孙皓的残暴无道,也使得吴国政权内部人心混乱,力量当然也就无法集中了!因此才导致了,当晋国大军大举进犯时,吴国军队无力也无心与之对抗,最终以建康陷落,孙皓君臣乞降而告终!

综上:司马家族能够先吞蜀,后纂魏,再吞吴,最终一统天下,乃是因为①顺势而为②蜀吴内部不稳有可乘之机③魏晋实力持续上升,而蜀吴实力日益衰落之故!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niuben22  备注:小项目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55329918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ove419.cn/35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