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未来发展的前景和方向?我国信托主要投向工商企业及证券市场类两大行业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2021年我国资金信托投向的行业主要包括工商企业、证券市场、金融机构类、房地产类等。其中工商企业及证券市场类金额分别为4.16万亿元及3.35万亿元,占比合计超过5
公司未来发展的前景和方向?
我国信托主要投向工商企业及证券市场类两大行业
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2021年我国资金信托投向的行业主要包括工商企业、证券市场、金融机构类、房地产类等。其中工商企业及证券市场类金额分别为4.16万亿元及3.35万亿元,占比合计超过50%。
再从我国资金信托投向行业的平均收益来看,房地产类、工商企业类及基础产业类平均收益排名前三。2021年平均收益分别达到7.33%、7.20%及7.03%。
工商企业类信托产品降速趋缓 平均收益有所下降
工商企业信托是指信托资金投向生产、服务和贸易等类型企业并用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资金需求:并购资金、流动资金以及项目资金的信托计划,为企业提供了一条解决短期资金需求的融资渠道,增强资金的流动性,支持企业发展需求。
2017-2021年资金信托投向工商企业信托规模呈现先上升和下降趋势,2021年降至4.16万亿元,同比下降16.13%,这主要是压降融资类和通道类业务导致资金信托的规模整体下降所致。工商企业信托规模降速趋缓表明信托公司顺应监管导向持续调整业务结构,加大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助力经济复苏反弹。再从平均收益来看,2021年,信托产品投向工商企业领域的平均收益有所下滑,下降至7.20%。
证券市场类信托产品波动发展 债券为最热赛道
2018-2021年资金信托投向证券市场规模整体波动发展,2021年,资金信托投向证券市场规模达3.35万亿元,同比增加48.23%,是实现正增长的投向领域。从平均收益的角度来看,2021年,信托产品投向金融市场领域的平均收益有所下滑,下降至5.25%。相较于房地产、工商企业、基础产业其他投资领域信托产品收益率处于较低水平,其主要原因是受政策和市场综合作用影响。一是证券投资类信托产品收益与证券市场行情震荡密切相关,二是银监体系监管政策直接影响证券投资类信托产品收益,导致平均收益有所下滑。
资金信托投向证券市场的信托产品可分为投向股票、投向基金及投向债券三大类。2021年末,资金信托投向证券市场结构中,投向债券市场规模最大,达到23531.96亿元,占比达70%,超过一半以上比重。
——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信托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如何 看待 保险 行业 的 现状 和 未来 的 发展 趋势 – 汇财吧 专业 问答
谢邀,答题时间:2022年3月!
信托者课堂——专注信托!
这是个很好的问题,这是个很大的问题,2022年是我从业信托的第10年,这10年 信托行业的变化太多,就近一轮来说 就是2018年到2022年的这一轮行业洗牌,就在前几天,中国信托业协会公布了2021年全年的信托业行业数据报告,在正文中 官方首次发声,自2018年开启的信托业转型洗牌终于迎来了拐点,信托业首次资管规模回升!
而想要展望信托业未来如何发展,不知晓信托业的一路历程,这其中的意义便减半了!
一、信托行业的一路历程国内的第一家信托公司成立于1978年,(与改革开放同龄,没错就是邓公当年亲自点将荣毅仁老先生 创立了“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中信信托前身))
阶段一:1979——1999 治乱循环
从1979年10月,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成立到1982年全国设立各类信托投资机构620多家,短短三年,600多家信托机构成立,鱼龙混杂,成分极其复杂
80年代初,银行的信贷计划还是计划经济体制,当时银行资产负债表规定,资产能做流动资金贷款的绝对不能做投资性贷款,能做轻纺贷款的绝对不能做重工业贷款。
信托的出现在制度上实现了除银行体系外的另一个资金融通渠道,一端吸收事业单位的存款,另一端发放贷款。市场流动资金迅速增多,规模放大以后,出现宏观失控,物价上涨,投资过热。于是开始了四次针对信托行业的整顿,一顿操作猛如虎,到1999年,信托投资机构仅剩101家。
这个阶段是信托行业摸着石头过河的20年,也是治乱循环的20年。
阶段二:2001——2007 法治初立
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颁布;作为信托行业的基本法,信托法的颁布让整个行业开始有法可依,结束了裸奔的时代。
2003年,成立了银监会,信托投资公司由银监会直接监管。截止2003年年底,共有59家信托投资公司完成了清理整顿和重新注册登记工作(101家又被干掉将近一半)。
2004年信托业协会成立。
2007年3月1日,新的《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正式施行,信托行业的法律基本框架“一法三规”面世
阶段三:2008——2018 狂飙突进
2008年至2011年,银信合作迎来爆发式增长,加上金融危机爆发,宏观政策大幅宽松,信托行业资产规模迅速扩张(多快速,看下面的图一)。
2012年至2015年期间,监管部门针对基金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资管业务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大幅减小了其资管业务限制,市场迎来大资管时代。说人话就是:发现银监会下面的信托挣钱挣到手软,保监会、证监会不干了,纷纷给小弟放权,出来抢市场。
由于业务趋于同质化,市场竞争加剧,期间信托业资产规模虽保持了两位数以上的增速,但增幅已大为放缓。
阶段四:2018年——至今业务转型
在去杠杆大背景下,表外业务纳入监管,监管套利被重点整治,金融监管力度持续加强。2016年,原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商业银行投资非标产品,只能对接信托计划,券商、基金子公司通道业务受到挤压,信托业资产规模增速回升。
2017年,原银监会开展“三三四十”等专项整治行动,信托公司政信合作、房地产信托、同业业务受到监管约束,银信合作在去通道下进一步收缩。这个翻译成人话就是银监会爸爸护犊子也要有个限度,在国家金融维稳、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大政策下,也怕自己家孩子吃多了闹肚子,所以该管还是要管的。
2018年央行发布资管新规及相关细则,明确了打破刚兑、穿透监管等要求,信托业在金融监管下面临转型压力。2018年信托业受托资产规模持续回落,全年规模出现下滑,信托业维持了十多年的增长局面趋于终结,未来发展面临挑战。
从2012年信托资产管理规模达到7.47万亿,超过保险的7.35万亿成为仅次于银行的第二大金融机构开始,2013年突破10万亿,2016年突破20万亿,到2017年顶峰的27万亿,信托行业才不过经历了7年时间,这期间有金融红利的加持,也有宽松经济政策的刺激。
2018年资管新规颁布,“去杠杆、去通道、去嵌套”以及 去资金池运作和消除监管套利,有意让资管机构回归本源,这一轮下来意味着整个资管行业的规范、洗牌重新开始,回归到信托行业,自2020年信托业开始“两压一降”,及压缩通道业务和融资类信托业务(房地产信托是大头)并且同时进行业务创新——“非标转标”,信托业务新分类,如标品信托(TOF业务、现金管理类业务)、服务信托(家族信托)、股权投资信托、资产证券化等资产服务信托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
二 当下的信托业监管、市场都在引导信托公司往标准化、净值化方向转型,如此一来,非标业务人员最先受到冲击,信托业务人员的转型压力更大,当下市场不缺资金缺资产(银保监会:到2021年我国个人可投资规模将达两百万亿、中信登:2021四季度个人信托投资者存量数量已到120多万人)。转型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时间沉淀、累积和过渡。
一是信托公司股东的利润诉求,资本天生逐利,在符合当下行业政策下,风险与收益匹配,信托公司一定要求发挥信托牌照优势,做到物尽其用。
二是管理层的考核压力,公司的管理层任期时间有限:3-5年,因此注定其战略规划都是中短期,进而决定了经营决策时优先选择“短平快”策略。落脚至业务层面便是房地产、政信、消金传统三件套。短期看,信托公司转型动力不足,根本原因是做标准化不赚钱、也不擅长,没有干非标来钱快。但是标准化、净值化转型是个长远目标、是方向,这不是单一某家信托公司所能完成,唯有非标业务得到清理,规模得以压降,——因此,监管层指定每年压缩一万亿融资类信托业务规模目标,务求5年内清除,但同时,非标业务压缩,上至信托公司,下至非标业务团队,人均创收减少,管理层业绩不达标,股东利润考核业完不成,最终威胁到管理层的职涯,由此才不得不开始真正业务创新。此前,大部分新的标准化创新业务都是在取巧,其目的一是应付监管,二是为非标业务谋求额度。如在2019-2020年,由一类信托业务借道地方金交所完成所谓投资类业务转型,后监管层直接捅破窗户纸,将其定义至“伪投资类信托”,时至今日,此类业务已然不存在,而环顾当下,信托资金布局资本一、二级市场的资金越来增多,不论规模还是占比,其数值较转型明显增多,近日 信托业协会公布2021年全年信托业数据报告,也明确提及:融资类信托已不再是主动管理信托的主导产品,投资类信托规模则增至8.50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了2.06万亿,增幅高达31.92%;占比则增至41.38%,比上年末上升了9.92个百分点,规模与占比的年度增幅均为近年来最大。
由此可见 不要怀疑监管层引导信托业转型的决心,可不能忽视信托行业中的作用!
三、信托业的未来对于信托业的未来展望,作为国内四大金融支柱之一,而且与银行体系更是“一奶同胞”,我想担忧是完全没必要的!
对于信托公司而言,民营背景的信托公司在这一轮洗牌中,筛选出几家信托公司,这不论是对整个信托业、存留下来的信托公司(尤其民营系)或者出险信托公司本身都有积极的一面
信托行业历经一轮行业化风险,抵御风险能力增强,留存下来的信托公司几乎都进行了一轮资本扩股,资本实力增强不少,而且对于传统业务开展、业务创新都有实质性的行业累积!
后续资产管理、财富管理定是各大信托公司的重点布局方向,高净值人群在哪、信托公司凭借独特的信托牌照优势就可以发行相应领域的产品,同时未来不管是对信托公司和信托经理,还是信托产品销售人员都须具备更强专业能力。对于销售人员来说,除了能够销售信托产品、还需对行业政策、监管导向、以及业务发展等领域都有自身见解,才能更好地服务客户。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niuben22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ove419.cn/13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