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白帝城托孤(刘备白帝城托孤是真心还是假意)

刘备白帝城托孤是真心实意还是暗藏阴谋?真不真,要看人。诚不诚,看行动。刘备是什么样的人,遥隔上千年,只能靠史料推断。“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相比众家之言,我比较相信曹操的话,毕竟人家是一个朝代的人,曹操的话也有分量。《三国志》评刘备: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三国志》作者陈寿,是蜀汉及西晋的著名史学家,看问题相对

刘备白帝城托孤是真心实意还是暗藏阴谋?

真不真,要看人。

诚不诚,看行动。

刘备是什么样的人,遥隔上千年,只能靠史料推断。

“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相比众家之言,我比较相信曹操的话,毕竟人家是一个朝代的人,曹操的话也有分量。

《三国志》评刘备: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三国志》作者陈寿,是蜀汉及西晋的著名史学家,看问题相对全面、客观,他的话可信度也比较高。

以上判断:刘备首先是一个英雄,并且是一个识人、宽厚、意志坚定的正牌英雄。

既然人家是英雄,咱就不要以凡人之心度英雄之腹,低估了刘玄德的格局。

刘备的志向是复汉、兴汉。因为那时的老百姓,太向往文景之治时期的好日子了,回到强汉,这是天下人都梦想的事。

然而刘备病卧白帝城,他知道,上天给自己留下的时间不多了,安排后事是重中之重的事情。

刘备最挂心的事就是复汉,而跟他最志同道合的人是诸葛亮,几十年的并肩奋斗,孔明的忠诚和能力,都已经得到证实,已经无需再考察了。因此刘备托孤说的话,我相信是真诚的。

至于阿斗的以后安排,和天下苍生比,算的了什么?既然刘备敢把这些话公之于众,就说明他是坦诚的。

秦腔白帝城托孤唱词?

没有阴谋,是真心实意

刘备报仇兵败东吴退守白帝城,又因思念关张忧伤过多,身染重病且无心腹在身边。在本人和国家处在危难之时,可能没有时间和精力设下阴谋诡计。既无阴谋可言,那就是真心实意,是真正的遗诏托孤。

这从立遗诏之时,与孔明的谈话中可以看出。(一),孔明到永乐宫探望时,刘说有幸得到丞相,成就了帝业,恨不听良言而兵败取祸,如今深感后悔,不得不以大事相托。此时的刘备病痛加懊伤,忧愁加担心,即使心有不甘,也无可奈何。他明白蜀国前途只能寄望于孔明,上下没有比孔明才智更出众的人选,也只有孔明可使国家和平稳定发展。

(二)刘立过遗诏后又对孔明说,我虽不读书,也大概知道一些道理的深浅,并且引用了圣贤的原话,“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然后又说,我本想与你等共灭曹操,共扶汉室,不幸中途而废,望丞相时常教导太子。此时引用古话也可说明刘的诚心诚意。

(三),稍后的话更能显示出刘的心里话,也是刘的大度胸怀的气量。你的才能于曹丕十倍之上,定可安邦定国成大业,若太子可辅助就助之,不可辅就取代之。此处的刘确有点私心,前半句赞美的,后半句是防人的,他先把话当众挑明。就算以后孔明有野心,也受制于此话,这也是刘的高明之处。

(四)最后的当众告知,鲁王和梁王,朕死后你兄弟三人,要尊孔明为父,大小事都以父相待。如此对儿子的遗言,应当是情真意切,没有什么虚假成份。当然还有对赵云等人,说的话也可证明刘的诚心。

(五)刘的遗诏书中,又一次提到“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可见是真心啊。从以上五点确实可以看出,刘的托孤的确没有阴谋诡计。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niuben22  备注:小项目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55329918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ove419.cn/12507.html